招商永隆銀行主頁    | English
富過三代有竅妙 上一篇 目錄 下一篇

同事Janice及Simon在看蘋果教主喬布斯的傳記,十分好奇喬布斯(Steve Jobs)如何安排他的遺產分配,卻找不到答案,我跟他們說:「喬布斯早已把房產置於信託管理機構名下,外界估計他也會將巨額遺產以信託方式保密地處置妥當,大眾難以知道詳情。」

雖然我們不知道蘋果在沒有教主喬布斯的帶領下,能否延續傳奇。但事實上,西方人慣於為企業接班早作安排及實行遺產的規劃管理,故此出現接班或分產紛爭的情況較少出現。我們東方人則相對較為避忌,尤其是在遺產的規劃管理方面,在內地更是一個相對陌生的課題。也曾有一些相熟的內地富豪客戶向我們徵詢意見,畢竟龐大財富的傳承牽涉稅務、投資、信託、法律等多方面,需要不少專家的協助,絕非一紙遺囑可以周全解決,這也是財富管理內的一個大課題。

近年有研究顯示,全球67%的家族企業將面臨代際的權力交接問題,而根據知名富豪榜統計,中國富豪的平均年齡是46歲,以60歲為退休年齡,未來10至20年會是第一代創業者財富傳至第二代的高峰期。中國人十分重視家族財富及生意的延續性,因此,對財產策劃服務的需求與日俱增。

富二代傳承家族事業成功率15%
「猜一猜家族企業由第一代傳給第二代、第二代再傳給第三代的成功率大概是多少?」我給Janice和Simon一個有趣問題。Simon答道:「算它成功率有五成吧!一代傳二代是50%,二代傳三代再打五折就是25%,應該不中也差無幾吧!」

「差太遠了!」我笑說。以美國為例,家族企業能傳承至第二代的只有30%,到第三代是12%,能維持到第四代,則僅有3%;而中國的情況要遜色一點,由於現代化的企業管理起步較晚,加上對家族式經營的偏好,估計可以傳承至下一代的只有15%,到第三代只有3%,『存活率』驚人地低呀!」Janice嘆道:「難怪我們中國人常說:富不過三代,創業難、守業更難!」

我給他們分析道:「中國人企業經營最大的特點是喜歡家族式經營,第一代親力親為兼不輕易放權,往往推遲了合適交棒的時機,始終培養接班人需經年累月作全面的歷煉。我知道的一些內地民企,已注意到這點,並已安排年輕的第二代加入管理層,部署新舊交替,這批企二代都是在二十七、八歲至三十多歲之間。

「敗家子基金」創意十足、激勵士氣

此外,中國人以往有傳位給長嫡的習慣,事業或財富傾向由長子繼承,好處是不會因分家而分散,削弱擁有權及管理權,但不好的地方是,長子未必是最有能力守業,甚至將事業發揚光大的人,而內地的獨生子女政策更令富豪們毫無選擇,接班人若力有不逮,整個企業王國便有可能出現危機。因此,外聘高管專才營運企業,又或由私人銀行協助成立家族辦公室(family office)來處理家族成員對企業的要求,都是可行有效的選擇。」

「聽過『敗家子基金』的故事嗎?」我續問道。Janice和Simon一臉狐疑,有點摸不著頭腦,「是數年前內地一間民企的總裁設立的一個家族基金,由私人銀行監管和運作,總裁要求企業百多個股東及九個高管人員的子女學成後不要進入企業,而是先在外頭磨練,由董事會觀察,選出有能力者聘任回企業任用。至於那些「不成器」的,就由私人銀行管理的敗家子基金來供養他們。」

「『敗家子基金』這個名字驟聽有點難堪,其實卻是用心良苦,第一代創業者是要警醒企二代需發奮,不要仰賴祖蔭,某程度也反映內地企業接受擁有權和管理權是可以分開的做法,家族中人不必然可繼承企業的,這個基金名字起得夠創意,對一些不思上進的企二代或能起鞭策作用呢!」我笑說。
文章刊登於《iMoney智富雜誌》2012年3月3日
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