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派海派大不同 | 上一篇 目錄 下一篇 |
早前收到好友Johnson的邀請卡,被邀約到他在香港美酒佳餚巡禮的展銷攤位,他貼心地隨卡附上法國佳釀作禮,我自然沒有推卻的藉口。撐場當日,Johnson雖然忙於應酬,跟賓客交換名片,還不時抽空跟我寒暄。 Johnson從事紅酒貿易多年,近年他的生意遇上兩大機遇,其一為2008年特區政府取消紅酒稅。成效立竿見影,令香港於短短兩年間成為全球第一紅酒拍賣中心;其二是碰上內地興起紅酒熱,「品紅」成為生活時尚,近年紅酒年增長率達20%,相對國際市場增長率只有1%至2%,內地市場的增長潛力是任何人都無法抗拒的,Johnson也選擇了進軍京、滬兩城。 談到商機,Johnson話鋒一轉,跟我吐起苦水來。原來他不熟悉內地人的性格和辦事作風,談生意往往事倍功半,走了不少冤枉路。 我笑而不答,先跟他說美國前財長保爾森的故事。前總統小布殊對中國態度強硬眾所周知,然而保爾森跟中國官員談判時,彼此總能言談甚歡,爭取到理想成果。其實秘訣就在於保爾森當投行高盛主席時,跟中國做生意累積了寶貴經驗,亦摸熟了內地的政情、人脈,生意因而做得火紅,其後出任財長,這些經驗便大派用場。至此,Johnson才記起我在工作上常接觸內地客戶,乘機央求我跟他惡補幾課。 其實中國幅員遼闊,南北地貌、文化大不相同,性格喜好亦明顯互異。傳統上,長江以南山明水秀,孕育出南方人一般多才多藝,心思靈巧的特質;而北方則黃土萬里,風霜苦寒,以騎練馳騁、遊牧狩獵為尚,與大自然比拼,令北方人性格堅韌豪邁,南北性格可謂截然不同。Johnson聽後若有所悟,急不及待追問我對京人、滬人的看法,畢竟他的生意落戶京、滬,關切是理所當然。 京人豪邁重關係 第二,要跟北京人交朋友,最好善於和他們聊天,古今中外天文地理都能說出點東西來,他們會特別看重你,這不難理解,北京是明清兩代的首都,身為京城住民,其文化素養自然較為深厚,因此見多識廣能侃侃而談的人,自然會較受北京人青睞,引為友朋。 第三,很多人都有聽過:「不到京城不知道自己的官小」。北京卧虎藏龍、大有來頭的人不少,因此談生意時會很著意你的家世背景、企業實力及人脈關係,有點所謂「門當戶對」的要求,你要是表現不出自己有點來頭,就不易得到他們重視。 滬人精明重實利 其實,北京和上海是國家的雙核心,前者從來是政治中心,故看重敵友分辨、人脈關係,乃是政治性格的自然表現;而上海近百年都是國家經濟重心,早與洋人貿易,重商自然好利為先。雙城性格迴異,原是有迹可尋,拿揑得準,做京、滬生意雖不至無往而不利,至少能收事半功倍之效。 |
|
文章刊登於《iMoney智富雜誌》2011年11月12日 | |
頁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