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球平民化 | 上一篇 目录 下一篇 |
新春过后,相约内地客户杨董见面,会后顺道往马会用膳,本以为「赛马」话题免不了,岂料身材高大、来自北方的杨董虽是个「爱马士」,却偏偏不爱赛马,何解呢?「因为跑马仔得个睇字!」他忽然用很传神的广东话解答了我心中的疑问,杨董喜欢亲身上阵的马球运动,连儿子也受感染,不时来个父子兵上阵。原来近几年,马球在中国快速复兴。 为何是「复兴」不是「新兴」呢?因为马球跟中国渊源甚深,英文Polo一字也是来自西藏语,马球源自波斯而东传至中国,盛行于唐代,当时称为击踘,19世纪再由印度传至英国。 马球运动在内地复兴虽然只有短短约十年历史,却如高尔夫球般在上流精英阶层中流行起来,对此我绝对不感到意外,游艇、跑车、红酒这些奢侈品已接连获得青睐,马球一直予人贵族玩意的印象,成为新宠实在绝不稀奇。 训练半年变业余选手 我相信马球在内地快速复兴跟市场的发展策略相关。有内地俱乐部开办青少年马球入门班、举办夏令营和青少年比赛,固然是培养和吸纳马球新血的不二法门,加上只要通过1个月至3个月的骑马培训,和3个月的打球训练,便可将一个零基础的学员打造成业余选手,极速学成此门运动。 丰俭由人 非富人玩意 事实上,马球运动并不是想象中那么昂贵,也可丰俭由人。一场马球比赛分4节,连休息时间共计45分钟,内地裁判费每节50元,马匹费每节200元,一场小型马球比赛花费可少至千多元,而且青少年入门班学费可低至数千元,是不少中产家庭可负担的消费。降低入会门坎招收会员,自然可收推广及普及之效。 当然豪华一点的,需先拥有自己的马匹,加上寄养费、装备、教练费、训练、比赛支出等,花费可达10万元至30万元。 杨董认为,马球是队际运动,讲求技术、体力、智力外,还需发挥团队精神,是十分适合锻炼身心的高强度运动,希望儿子在比赛中培养斗心,和学习西方所强调的运动员精神(Sportsmanship),对儿子的成长和日后职场工作大有准备。当然,在马球场上享受阳光、美酒,在公在私也是一件赏心乐事。 |
|
文章刊登于《iMoney智富杂志》2013年3月2日 | |
页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