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商永隆銀行主頁    | English
富豪買藝術品投資為大 上一篇 目錄 下一篇

在大學舊生聚會遇上剛畢業的小師妹Idy,大家攀談起來,才知道她原來在大學是雙修商管和藝術,現時已成為大公司的管理實習生。雖然已踏上青雲路,然而內心仍躊躇應選擇學以致用的管理工作,還是走藝術創作之路?

小師妹自言事業、興趣兩難全,已有心理準備商管和藝術二擇其一。我倒不這麼看,就跟她說:「蘇富比、佳士德這些國際拍賣大行的名字妳都聽過罷!不就是商業、專業、藝術三者兼俱的行業嗎?」我續解釋:「這些拍賣行的部門主管都是管理專才,也是藝術品品鑑專家,對藝術有深厚認識,也許就是妳將來努力的目標。」

Idy坦言從未有此想法,經我提議也就興趣滿滿,還央我給她補補課,讓她多了些現時藝術品市場情況,好準備未來的事業方向。

其實古今中外富裕階層都喜好收藏珍稀藝術品,西方好些家族的藝術品購藏已累積了兩代或以上;亞洲近30年經濟急速發展,財富實力也不遑多讓,尤以中國最為耀目。

近年內地新生代富豪已成為藝術品市場最具實力的一支新軍,他們接受了更好的教育,一些海歸派對西方文化和藝術有更全面認識,因此不單垂青中國藝術品,還會出現在海外拍賣會,競購西方最精巧的藝術品。

匿名投資 保密為要
據統計,2010年中國藝術品拍賣總額高達83億美元(約647億港元),已取代美國成為世界第一大藝術品市場,中國佔全球藝術品銷售額的33%,超過美國的30%。有專家表示,當一個國家的人均GDP達到3,000美元時,其國民將產生藝術品投資的需求,中國人均GDP在2008年達到3,100美元,的確有見此後幾年內地的藝術品春拍、秋拍會都是紅紅火火,屢創成交紀錄,難怪中外拍賣大行,無不將注意力放在內地富豪身上。

中國人行事偏向低調,尤其是牽涉財富方面,行善如此,收藏也不免,故多會透過匿名方式在會場上競投,以免樹大招風。例如今年嘉德春拍的一幅齊白石《松柏高立圖‧篆書四言聯》,成交價4.255億元人民幣,就是由匿名買家購下,當然拍賣行需做足保密工夫,絕不可有任何疏漏。

此外,中國富豪會視收藏藝術品為投資(佔財富8%),跟房地產(39%)及股票(25%)並列為三大投資項目,換言之,收藏品升值,將會成為放賣的一個誘因。相反,外國富豪多以藝術品味和文化宣揚為目的收藏藝術品,不把它視為投資,而是作為資產配置來看待。

甚麽是資產配置?無外乎就是分散風險。由於藝術品的特殊屬性,涉及訂價、真偽等眾多問題,個人鑒賞投資的風險非常高,所以西方富豪對藝術品收藏並不是純粹的投資概念,而是資產配置的概念。據研究顯示,藝術品和其他金融產品的聯動性系數只有0.04,因此是分散投資的好渠道。

蒙羅麗莎 絕世天價
說到這裡,我拋下一個有趣的問題予小師妹Idy:法國羅浮宮裡的達文西名作《蒙羅麗莎的微笑》,身價究竟是多少?

她眼珠一轉,搶答道:「無價寶!」這個當然!我續解釋:「因為這幅傑作是絕不會拿出來拍賣的。那麼,有沒有一個估算的價值呢?」據說半世紀前的1962年,蒙羅麗莎要飄洋過海到美國展覽,自然要考慮投買保險,保費估算高達1億美元,經通脹調整等同2011年的7.43億美元(約58億港元),真正天價當之無愧。

小師妹聽得津津有味,惟時間有限,留待下一次再跟她分析中國藝術品大受青睞的因由,以及藝術基金和內地的收藏家的興起情況。
文章刊登於《iMoney智富雜誌》2011年12月24日
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