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商永隆銀行主頁    | English
敬酒的「潛規則」 上一篇 目錄 下一篇

到內地出差,少不免藉飲酒增進彼此感情,其實當中有不少學問。日前帶一名實習生出席內地客戶的晚宴,兩小時的宴會,甫上第一道菜,已見席間熱情起哄,開始敬酒。我帶着實習生一同離席,輪流與陳總、王總、李總碰杯,實習生還以為可先吃幾道小菜稍作熱身,險些應接不來。我一邊敬酒,也一邊聚舊,談趣聞逸事,聯絡感情,也談生意。雖然我酒量不淺,但要四方兼顧,只能淺嘗了。

從前在內地,生意人豪飲茅台或五糧液的風景已經不再,現時盛行紅酒,當然,飲得興起時,茅台亦會粉墨登場。

難怪目前中國葡萄酒市場以每年百分之二十的速度增長,遠高於國際市場百分之一的增長。若計及民間散貨途徑,中國紅酒零售市場規模更早已破億。據《湖北日報》指,去年中國更已取代英、德兩國成為波爾多葡萄酒出口額最高市場。

喝酸奶打底 敬酒有次序
說回晚宴,若然酒量不佳,可先喝酸奶打底,即使酒量好,亦應喝點有備無患。在內地,牛奶、椰漿、鮮果汁、鮮玉米汁等在宴會上都很常見,最好的是鮮玉米汁,玉米既能養顏,又有抗衰老的效用,最重要的是可保護腸胃,女士應多飲。

在香港飲宴,大家多半與同桌客人交談,偶爾過枱與熟人喧鬧一番,但在內地情況又不太相同,得適應與其他客人熱情交談,還要在適當時機離席給其他人敬酒。放心,別人也會給你敬酒,來來往往,談得攏自然習慣。

飲酒雖屬個人體驗,但潛規則不勝枚舉,籠統來說,若不能喝,建議勿喝第一口,尤其在北方城市出差。至於對飲時宜先端起酒杯,右手握妥後,左手墊在杯底下,碰杯時自己的酒杯應低於對方的,以表示尊敬,至於敬酒以年齡大小、職位高低、賓主客的身份為次序;每遇上陌生人,最好先禮貌地攀談幾句,再快速歸納出對方的身份、職位及別稱之類,以避免陷入「妹仔大過主人婆」的尷尬局面。至於平輩的場合,沒有特殊人物,最好按時針順序,不厚此薄彼,沒有冷場即成功一半。

今次晚宴,我亦與實習生解釋香港與內地敬酒的不同之處,如香港一般習慣一人敬多人,甚至敬一圍的敬酒方式,在內地是行不通的,甚至乎會被視為不敬,除非你是主人家或領導,否則你便要逐一跟客人敬酒,敬酒時碰巧成一組乃另一回事,即使如此,也要臨場考反應逐一致敬。

不隨便乾杯 勿胡亂代酒
敬酒後到底要喝下多少呢?為避免酒後失態,敬別人時,如果不碰杯,自己喝多少可視乎情況。如果碰杯,自己先乾了,再請對方隨意便可,大方得體。不過要記緊,喝了以後需為對方添酒! 同時,切忌亂說「乾杯」,因為說了「乾」便真的要一口氣喝光。


如若與上司或領導隨行出席客戶的晚宴呢?這些需要高度自信的場合,經驗告訴我們很容易自作聰明,以為搶先替上司或領導代酒便算功勞,殊不知上司或領導,大有可能感覺不被尊重。因此,切勿胡亂代酒,要代也要先問過當事人意願,然後裝成自己想喝,以免尷尬。

敬酒學問何其淵博,多問多答是較好的應對方法,切記沒有黃金定律。至於臨場時要說些甚麼,且待下回分解。
文章刊登於《iMoney智富雜誌》2011年9月17日
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