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歲前想隱居? | 上一篇 目錄 下一篇 |
說起歸園田居,總會想起陶淵明的《桃花源記》,退隱山林,過漁樵耕讀的寫意生活,原來這不只是古代人的美好憧憬,現今不少年青人亦有這想法。 近日內地一個調查訪問了1,700多個絕大部分年齡介乎20歲至40歲的年青人,竟有逾八成受訪者有隱居的念頭,更找到坐言起行的例子,辭工隱居於偏遠地方,變相提早退休。 專家認為內地年輕人有穩居念頭,是因社會複雜及工作壓力大,令身心疲累所致。不過無論是隱居或退休,能否成事也要看有沒有足夠的財力支持,有隱居者就因為用盡積蓄被迫復出賺錢,所以要實現理想不半途而廢,就要未雨綢繆在財務上做好準備。 近年,港、日、歐美都在倡議延長退休年齡,日本更是剛剛修訂《高齡者就業安定法》,規定企業有義務讓職員工作至65歲,相反內地年青人卻想退休隱居,相映成趣。 其實,日本、歐洲等成熟經濟體系一直面對社會年齡老化及勞動力弱的問題,延遲退休旨在令勞動者多交幾年稅,少領幾年退休金,減輕政府財政負擔。處於不同發展階段的中國,憂慮如何解決就業問題,多於煩惱勞動力不足。 退休儲蓄10年缺口 那麼,內地人退休需要多少錢才夠用呢?受訪者認為要確保有舒適的退休生活,每年平均需要有16.6萬元 (人民幣,下同) 的家庭退休收入,以60歲退休、壽命82歲計,12年缺口的總額接近200萬元,還未計算通脹因素,以及內地一孩政策下,年輕人長遠而言普遍要供養兩個老年人,負擔不輕,不能不及早籌謀。 及早規劃安度晚年 想起過往為客戶做財富管理需求分析時,也曾遇過以40歲為退休目標的客人,希望及早享受人生。是早點退下來享樂去,抑或趁力所能及,延後退休繼續在職場發熱發光?你又會怎麼選擇呢?為銀行服務帶來不少挑戰。 |
|
文章刊登於《iMoney智富雜誌》2013年4月13日 | |
頁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