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地企业尊卑有别 | 上一篇 目录 下一篇 | ||||||||||||
上星期往内地开会,趁机联同销售主管与客户经理,相约一位企业二代吃饭叙旧,他还特地邀请父母一同出席。父母经营消费品民企,这位企业二代曾赴美留学,见过世面后回国创业,一家人快人快语,大家言谈甚欢。这类场合的社交礼仪相对随和,切忌「做过龙」,破坏轻松亲切的气氛。 如何掌握「到位」的商业礼仪?这就需要事前多做功课,例如要清楚席上客来自哪类企业,在哪个城市做生意等,避免「一本通书睇到老」。 内地央企品牌为大 内地以央企的「品牌」最大,然后是地方企业、民企。与国企客户打交道,要倍加留意正式的商务礼仪。上几期我已提过有关商务礼仪及敬酒上的学问,大致也交代了一些内地与西方不同的社交礼仪习惯,只要读者细心留意参考,配合临场反应急才,自能收放自如。相反,由于民企并非国有,企业文化日渐洋化,打起交道来一般可以较轻松。今次饭局的消费品民企,就是很好的例子,席间礼仪并不拘谨。 在一线城市如北京、上海,对商务礼仪的严谨程度一般会较二、三线城市为高。如果你的客户来自北京,严谨看待商务礼仪要求是免不了的。要知道中国是个滙聚不同文化、语境的国家,不同级别的城市,他们的经济发展程度亦有所不同,贸易圈内所衍生的习俗与规则亦不尽相同。正如你要在上海浦东落户买个单位,与在另一个地区城市置业,受不同的「限购令」影响,所面对的要求及困难也有不同。 留意姓氏一音多调 此外,亦要留意普通话读音。现今香港的普通话教育已较从前普及,但一字多音、一音多调,还是容易令人混淆。试想想,万事俱备,却读错了国企总经理的姓氏,除了第一印象打折扣外,随时坏了生意;若能字正腔圆读对正音,客户会倍感亲切,附表便是一些较多人读错的姓氏个案,让读者参考。 部分姓氏普通话读音
|
|||||||||||||
文章刊登于《iMoney智富杂志》2011年10月29日 | |||||||||||||
页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