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商永隆银行主页    | English
敬酒的「潜规则」 上一篇 目录 下一篇

到内地出差,少不免藉饮酒增进彼此感情,其实当中有不少学问。日前带一名实习生出席内地客户的晚宴,两小时的宴会,甫上第一道菜,已见席间热情起哄,开始敬酒。我带着实习生一同离席,轮流与陈总、王总、李总碰杯,实习生还以为可先吃几道小菜稍作热身,险些应接不来。我一边敬酒,也一边聚旧,谈趣闻逸事,联络感情,也谈生意。虽然我酒量不浅,但要四方兼顾,只能浅尝了。

从前在内地,生意人豪饮茅台或五粮液的风景已经不再,现时盛行红酒,当然,饮得兴起时,茅台亦会粉墨登场。

难怪目前中国葡萄酒市场以每年百分之二十的速度增长,远高于国际市场百分之一的增长。若计及民间散货途径,中国红酒零售市场规模更早已破亿。据《湖北日报》指,去年中国更已取代英、德两国成为波尔多葡萄酒出口额最高市场。

喝酸奶打底 敬酒有次序
说回晚宴,若然酒量不佳,可先喝酸奶打底,即使酒量好,亦应喝点有备无患。在内地,牛奶、椰浆、鲜果汁、鲜玉米汁等在宴会上都很常见,最好的是鲜玉米汁,玉米既能养颜,又有抗衰老的效用,最重要的是可保护肠胃,女士应多饮。

在香港饮宴,大家多半与同桌客人交谈,偶尔过枱与熟人喧闹一番,但在内地情况又不太相同,得适应与其他客人热情交谈,还要在适当时机离席给其他人敬酒。放心,别人也会给你敬酒,来来往往,谈得拢自然习惯。

饮酒虽属个人体验,但潜规则不胜枚举,笼统来说,若不能喝,建议勿喝第一口,尤其在北方城市出差。至于对饮时宜先端起酒杯,右手握妥后,左手垫在杯底下,碰杯时自己的酒杯应低于对方的,以表示尊敬,至于敬酒以年龄大小、职位高低、宾主客的身份为次序;每遇上陌生人,最好先礼貌地攀谈几句,再快速归纳出对方的身份、职位及别称之类,以避免陷入「妹仔大过主人婆」的尴尬局面。至于平辈的场合,没有特殊人物,最好按时针顺序,不厚此薄彼,没有冷场即成功一半。

今次晚宴,我亦与实习生解释香港与内地敬酒的不同之处,如香港一般习惯一人敬多人,甚至敬一围的敬酒方式,在内地是行不通的,甚至乎会被视为不敬,除非你是主人家或领导,否则你便要逐一跟客人敬酒,敬酒时碰巧成一组乃另一回事,即使如此,也要临场考反应逐一致敬。

不随便干杯 勿胡乱代酒
敬酒后到底要喝下多少呢?为避免酒后失态,敬别人时,如果不碰杯,自己喝多少可视乎情况。如果碰杯,自己先干了,再请对方随意便可,大方得体。不过要记紧,喝了以后需为对方添酒! 同时,切忌乱说「干杯」,因为说了「干」便真的要一口气喝光。


如若与上司或领导随行出席客户的晚宴呢?这些需要高度自信的场合,经验告诉我们很容易自作聪明,以为抢先替上司或领导代酒便算功劳,殊不知上司或领导,大有可能感觉不被尊重。因此,切勿胡乱代酒,要代也要先问过当事人意愿,然后装成自己想喝,以免尴尬。

敬酒学问何其渊博,多问多答是较好的应对方法,切记没有黄金定律。至于临场时要说些甚么,且待下回分解。
文章刊登于《iMoney智富杂志》2011年9月17日
页首